当前位置:群走网>好词>导游词>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

时间:2025-08-16 07:47:36 导游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1

  兰州,地处西北要塞,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时期,在此设立金城郡,取“固若金汤”之意,到了隋朝,废郡设州,因其城南有皋兰山而得名兰州,沿用至今。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黄河在这里将城市一分为二,为其增添了不少美丽的景色,在美丽的绿色长廊——滨河路上,有关黄河的各个景点一字排开,沿途可欣赏到众多精美的雕塑,有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当然最著名的就是黄河母亲的雕塑了;还可看到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中山铁桥、参观白塔山公园和游玩水车园,同时还可体验“吹牛皮,渡黄河”的意趣,也可乘坐橡皮筏子在母亲河上漂流。要是傍晚时分,登顶兰山,则可一览市容全景,霓虹闪烁,母亲河穿城而过,尽收眼底。

  古代的'兰州曾是 “茶马互市”的著名商埠重镇,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号称“四省通衢”,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悠久的历史,给这里遗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由此辐射开来,周围有著名的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麦积山、敦煌等。

  兰州四周是祁连山的绵延之地,四周群山遍布,峰青峦秀,有多处依山而建的森林公园可供游玩。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2

  甘肃省的省会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和商贸中心, 是以石油化工为主,有色冶金、机电、轻纺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黄河上游经济区和陇海——兰新经济带西部核心城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商贸金融中心和连接中、西亚及欧洲各国的内陆口岸城市。也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科研教育中心和商贸中心。

  兰州市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旅游的热点城市和重要集散地,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独特。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可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雄姿、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中山铁桥,并参观白塔山、省博物馆、五泉山、兰山公园等景点,郊县有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引大入秦工程等景点。游客也可从兰州中转去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及天水麦积山等景点旅游。

  兰州城形象标志设计,构成城市标志了“兰”字的基本造型。三大笔触分别运用蓝、黄、绿三色,分别代表了蓝天、黄河和绿地,并象征着天、地、人的和谐,展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新兰州。其中,了视觉审美,标志最下部是“中国兰州”的'手写书法字体,契合了兰州的城代表黄河的黄色居中,是兰州两山夹一河地貌的奔放写意,而嵌入三大笔触的黄河母雕像,凸显了兰州作为黄河之都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了标志之于兰州的识别度和唯一性。雕塑底座被处理成奔流向前的波涛,象征着黄河东进、发展西进。在标志笔刷中融汇的马家窑纹饰突出了黄河文明,强化市宣传语“丝路山水名城,中国黄河之都”。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并曾入选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兰州市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点50多处,古遗址50处,古城12处,古建筑15余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徐家山、吐鲁沟、石佛沟;市区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等名胜古迹,还有兰山公园、西湖公园、滨河公园、水上公园等风格各异的景点。兰州是驰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夏秋季节更是具有避暑和品瓜果的旅游特色。

  兰州是一个东西向延伸的狭长型城市,夹于南北两山之间,黄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脚下穿城而过。经过城建部门的规划建设,沿黄河南岸,已开通了一条东西数十公里的滨河路。因路面宽阔笔直,两旁花坛苗圃,星罗棋布,被誉为“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全省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游客游览滨河路,可以欣赏黄河风情,参观沿途点缀的平沙落雁、搏浪、丝绸古道、黄河母亲、西游记等众多雕塑;并参观中山铁桥、白塔山公园、水车园等景点。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3

  兰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四大行业等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硝酸合成橡胶、硅铁、铝、石墨、电机、石油 兰州工业澎湃发展铅机和粗精纺毛呢等产品产量均处国内领先地位。兰州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市有工业行业40多个,产品品种2万余种,工业精品5000多种。

  兰州是享有盛名的瓜果城,瓜果年产量达到8万多吨,白兰瓜、黄河密瓜、西瓜、籽瓜等瓜果久负盛名,百合、玫瑰、黑瓜子、水烟等土特产品蜚声海内,远销许多地区。

  兰州是重要的中国铁路枢纽之一。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汇集于此。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以及兰渝(重庆)线、兰成(成都)线、兰新第二双线的开建,其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20xx年兰州铁路枢纽旅客发送量近千万人次,加上即将兴建和规划中的徐兰高铁宝鸡至兰州段、兰合铁路、兰州经中川至张掖城际等铁路将相继建设,加之既有线,新的兰州铁路枢纽建成后,将有12个方向的铁路在兰州交汇。新建兰州西客站为30台32线,规模在全国位居领先,年发旅客可达3500万人次 依据规划,在原有铁路线的基础上,将引入宝兰客运专线、兰渝铁路、兰新第二双线,兰州至天水、张掖、合作的这些动车组高速线路也将开通。目前兰州火车站每日开行直快特等各类列车132车次,每日开行35趟始发车次,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济南、南京、青岛、成都、武汉、重庆、长沙、郑州、西安、合肥、南昌、太原、石家庄、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西宁、银川、拉萨、等23个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4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能富集区,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大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兰州是闻名全国的“瓜果城”。兰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兰州的玫瑰花,花大色艳,玫瑰油产量占全国的80%;兰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称为“兰州大片”,畅销海内外;兰州的白兰瓜、黄河蜜,清香溢口,素有“赏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的赞誉。 兰州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以兰州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内,有敦煌莫高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石窟、平凉崆峒山、永靖炳灵寺等著名历史古迹。兰州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有“陇右第一名山”4a级景区——兴隆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以及五泉山、白塔山等自然风景区。近几年,兰州依据独特的城市环境建设的“百里黄河风情旅游线”,融“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已逐渐成为兰州特色和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景观和旅游热点。 兰州还是一座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其中尤以回族人口最多,漫步街头,随处可见新月交辉的伊斯兰餐馆,而满街弥漫的烤羊肉的香味定会让你胃口大开。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5

  概况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东部,西与青海省海东地区相邻。是甘肃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31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千米。总人口323万人(20xx年)。辖永登、榆中、皋兰3县和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5区。市政府驻城关区南滨河东路637号。

  地处黄河上游,陇西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地段。市区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南北群山环抱,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18米。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9.8℃,年均降水量327毫米。名胜古迹有明肃王府、鲁土司衙门、中山铁桥、兴隆山,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白衣寺塔以及多处文化遗址等。

  历史沿革

  秦属陇西郡。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兰州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金城,取“金城汤池”之意;一说,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并金城郡于陇西郡。永初四年(110年),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襄武(今陇西县),十二年后迁回允吾。东汉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金城郡治由允吾迁至榆中(今榆中县城西)。

  前凉永安元年(314年),分金城郡所属的枝阳、令居二县,与新立的.永登县(在今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附近)三县合置广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治与县治同驻一城。隋开皇三年(583年)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因城南有皋兰山,故名兰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子城县为金城县,复改兰州为金城郡,领金城、狄道二县,郡治金城。

  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兰州。八年置都督府。显庆元年(656年)又改为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金城郡。乾元二年(759年)改为兰州,州治五泉,管辖五泉,广武二县。宝应元年(762年)兰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848年)兰州又归唐属。不久就被党项族占据。

  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三年(1656年)裁卫归州。康熙二年(1663年)复设兰州卫。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设甘肃行省,省会由巩昌(今陇西)迁至兰州。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治由狄道移至兰州,改称兰州府,又改州为皋兰县。当时兰州府辖管狄道、河州二州;皋兰、金县、渭源、靖远四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衙门自西安移驻兰州,裁减甘肃巡抚。

  1913年,废府(州)设道,并兰山、巩昌二府为兰山道(1927年改为兰山区),辖管皋兰、红水、榆中、狄道、导河、宁定、洮沙、靖远、渭源、定西、临潭、陇西、岷县、会宁、漳县等十五县,道尹驻省会皋兰县。1936年,划甘肃省为七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皋兰、榆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岷县)。

  1941年7月1日,将皋兰县城及近郊划出设立兰州市,与皋兰县同治今兰州城关区。市区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7.2万余人。1944年市区扩大,东至阳洼山,西至土门墩(不含马滩),南到石咀子、八里窑、皋兰山顶,北至盐场堡、十里店,面积达146平方千米。

  1949年8月26日解放。辖皋兰县。1950至1970年辖区范围多次调整。1985年又将白银区及皋兰县之3个乡划归白银市后成今市区辖境。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红古五个区和榆中、皋兰、永登三个县。

  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兰州市总人口3142523人。其中:城关区936888人、七里河区478457人、西固区336029人、安宁区195704人、红古区140681人、永登县478039人、皋兰县161212人、榆中县415513人。

  20xx年11月28日,兰州市民政局《关于全市行政区划设置及管辖区域的通报》:近三年来,兰州市乡(镇、街)行政管辖范围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合并。目前,全市法定的乡镇由原来的91个精减为61个(因天祝县的东坪、赛拉龙乡尚未正式移交永登县,故未包括在内)。街道办事处由原来的40个调整为51个,现将全市各区县行政区划设置及管辖区域予以通报。(全市共有51个街道、34个镇、27个乡,336个社区、803个村委会,4503个村民小组。在该通报中,均家滩、南面滩、骆驼滩3个社区居委会由高新区管理,单列)(兰州连海经济开发区:管理永登县连城镇、河桥镇和红古区窑街街道、下窑街道、矿区街道、海石湾镇)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6

  兰州市是甘肃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是以石油化工为主,有色冶金、机电、轻纺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黄河上游经济区和陇海--兰新经济带西部发挥着核心城市的作用;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金融中心和连接中、西亚及欧洲各国的开放型、多功能的内陆口岸城市。1992年7月,兰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又相继被国家确定为建设商贸中心、综合配套改革、科教兴市和优化资本结构等试点城市。

  兰州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位于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1-38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

  兰州市现辖三县五区 ,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3平方公里。总人口314万人,其中回、藏、东乡、裕固、撒拉等37个少数民族12万人。现辖三县五区,90个乡镇、40个街道办事处、809个行政村。新中国成立后,兰州是我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和32个物流中心之一,目前形成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医药、纺织、建材为主体,门类齐全、与西部资源开发相配套的工业体系,1994年被国家五部委批准为商贸中心试点城市,现有32个的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成交总额达175.92亿元,是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城市和综合实力50强城市之一,在西北五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二。兰州科技实力较强,现拥有近700家各类科研开发机构,9个国家重点研究实验室,14所高等院校,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600多项,人才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陇海、兰青、兰新、包兰4条铁路和312、310等5条国道在此交汇,39条航线直通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及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京呼银兰、兰西拉、西兰乌、兰成4条数字光缆在此汇集,使兰州成为西北最大的交通、通讯枢纽和网络中心。20xx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348.7亿元,同比增长10.03%;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2.4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收入完成34.7亿元,同比增长26.9%。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7

  兰州,甘肃省省会,是黄河上游经济区经济中心之一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陇海、兰新、青兰、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通信枢纽和信息网络中心。

  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体现了西北边关的浑壮雄阔。

  这里的`风气疏朗开放,衣着入时,店货新潮,街道大方,书画劲丽,歌舞鼎盛。对立的风味和谐着,给西北高原带来平抚,给长途旅人带来慰藉。中华民族从这里挖出一口喷涌的深井,有一个兰州在这里驻节。我们在穿越千年无奈的高原时,也会浮起一丝自豪。一座地处河谷、被绵延不断的荒凉山峰包围的城市,可以野性、妖艳和奇异,也拥有恢弘的气度。兰州从来不缺少靓丽的城市风物,它们隐匿在高原和河谷之间,适合生活、可以寻梦。

【兰州概况经典导游词】相关文章:

三峡导游词08-13

武当山导游词08-14

黑龙江导游词08-13

吉林市导游词08-15

三峡导游词精华【15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