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宝宝说话到底用普通话还是方言
家里有人说方言,有人说普通话会影响宝宝语言发育吗?
方言环境只会影响到宝宝的发音清晰程度,但最终不会影响到他语言进展的程度。其实,在讲多种语言的家庭里,造成宝宝不爱说话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主要抚养人与孩子的语言沟通不够顺畅,抑制了孩子的语言发育,比如孩子有时候说方言,妈妈或者是祖父母听不懂他表达的内容,他自然会受挫,退缩。久而久之,他的语言发育就受到影响。因此妈妈要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语言表达习惯,多和孩子沟通,就不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发育。
复杂语言环境对宝宝说话有影响吗?
爷爷奶奶在家里说方言,爸爸说普通话,妈妈是说广东话。家里复杂的语言环境让人很担忧,宝宝已经两岁了,除了喊“爸爸妈妈”比较清楚之外,其他话都是依依呀呀的口齿不清。看着一些同龄的小朋友语言流利,妈妈真是很焦急。医院检查并没发现有什么异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因为家里人“各说各话”对宝宝学说话有影响?
有研究指出,讲两种以上的方言的家庭的孩子,比单讲一种语言的孩子更多地出现发育性语言障碍,且以2至3岁年龄的儿童较为突出。所以家庭语言环境过于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宝宝产生困惑,有可能会导致说话晚。
语言混杂对宝宝说话有哪些影响?
1、宝宝困惑,金口难开
在家庭中交流语言不统一,宝宝想要模仿学习很难,他不知道那个音是正确的,再加上宝宝辨别能力差,孩子变成了跟谁在一起就学谁说话,结果学习语言的阶段拉长了,最后是连一套完整的语言也说不清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宝宝在该说话的年龄却金口难开。
2、严重可能失语症
更为严重的影响是多种语言环境可能让宝宝变成“哑巴”,即患上失语症或自闭症。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目前美国儿童自闭症发病率比上世纪80年代增长了10倍,每300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上此病。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生活在多语言的文化环境中,宝宝无所适从,因不适应这种复杂的语言环境而患上自闭症。
3、混乱语言,混乱思维
家里多种方言并存,宝宝周围的人有的说这样的话,有的说那样的话,致使宝宝一直在这种“混乱”的环境下长大。例如,年轻的妈妈每天晚上用普通话给宝宝讲故事,同一个故事,奶奶在白天的时候用方言讲,讲法不同,故事内容里的叫法也不同。妈妈再给宝宝讲故事让其指认东西时,宝宝都是充满疑惑的眼神,因为多种语言来讲,造成了宝宝语言思维的混乱。
家庭语言杂乱,宝宝语言怎么教?
孩子开始学说话了,确实要注意各种方言对他的影响,尤其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但有研究发现在宝宝1岁前,家长大可放心地让孩子的大脑储存不同的语言,多跟宝宝说话,就能尽可能开发宝宝的“语言识别能力”。但家长要及时注意把握住语言表达关键期,在1岁以后用标准普通话教孩子说话。
坚持用一种语言
如果爸妈都是说天津话,你可以选择用天津话作为宝宝的第一母语。但如果家庭语言环境复杂,建议还是使用普通话来教育孩子。注意不要混用方言。
当宝宝刚开始学习说话时,家人对宝宝说话应标准清晰,让宝宝有正确的学习范本。不要因为普通话水平较差就放弃和宝宝说普通话,要知道,即使是带有方言腔的普通话也比纯粹用方言与宝宝交流更有益于他学习语言。
【教宝宝说话到底用普通话还是方言】相关文章:
胎教用方言还是普通话08-20
家长如何教宝宝说普通话08-20
学习普通话的作文08-15
普通话周活动总结范文08-18
学习普通话的作文精华15篇08-16
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08-16
难忘的旅行普通话三分钟08-13
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手抄报内容08-13
教师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