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考古诗词鉴赏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中考古诗词鉴赏1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①轻尘。忙杀看花人!
【注】①辊:(gǔn),翻滚,滚动,转动。
1.词中体现“芳春”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忙杀看花人”所表现的景象。(2分)
答: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江面绿、柳絮【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常见意象。江面绿:指春天里江水明彻而泛绿色。飞絮:飞扬的柳絮。
2.南国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候,百花盛开,游人如织,群花美丽动人,争相斗艳,使看花人目不暇接。一个"忙杀",则百花之美,看花人兴致之高,人之多,场面之大,尽在其中。
中考古诗词鉴赏2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释:下榻:指留宿处。行杯:浮杯,流觞。回:回荡,摆动
⑴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⑵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的第二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作用。
【答案】
⑴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⑵身处岳阳楼,仿佛是在云间下榻,天上喝酒,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抒发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
中考古诗词鉴赏3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⑵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案】
⑴BE(B.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快速。E.诗中没有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4分,选对一项得2分)
⑵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4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案】
1.构筑房舍;傍晚
2.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5
宴词①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③,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宴词:宴会上所作。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
1.这是一首写“离愁”的送别诗,诗中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悠悠”一个词则暗示了诗人一片____________的深情。(1分)
2.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结合写法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
1.惜别(依依不舍,1分)
2.桃花溪太浅,怕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1分)。此诗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重。(或化虚为实的'手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赋予重量感,写出了愁之深重;或夸张手法,将“离愁”夸大,担心溪水浅,载不动,进而写出离愁之深之多。(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6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词的上片采用________手法,突出了环境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答案】
1.以动衬静(对比)、清幽(寂静).
2.一个“弄”字表现出佳人戏水时天真、可爱、喜悦的情感;一个“碎”字把水珠四射,破碎落地的动态表现的十分生动。
中考古诗词鉴赏7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⑴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⑴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1分)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1分)(共2分)
⑵抒发了作者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8
考点透视
综观近几年中考,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古诗词鉴赏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难度不大,所选古诗词大多来源于课本或《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二是所考内容一般有常识记忆、词语理解、情感领会、表达技巧分析、名句品味等。三是所考题型有选择题、主观表达题以及鼓励创新的开放题,后两种题型有增加趋势。
解题指津
应该怎样复习古诗词鉴赏的内容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赏析诗词语言。赏析诗词语言,要善于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其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答题时,要结合诗词的主题及写作背景,反复揣摩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比如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一个“坼”字、一个“浮”字,就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形象。
2、赏析诗词形象。古诗词中的形象,主要是指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完成这类题目,要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词的写作背景。比如阅读虞世南的《蝉》,我们一方面要理解蝉在诗中清高尊贵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明白作者是借蝉抒怀,以此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
3、赏析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主要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表达了天涯游子孤寂凄楚的情感。
4、 评价思想内容。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可以抓住主旨句、情感句进行分析,可以从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倾向、生活志趣进行分析,还可以就诗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进行分析。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词人作此词时任陕西经略副使,正在抗击西夏的侵扰。了解了词人的生活经历,就不难理解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了:这首词主要描写北宋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描绘了边地奇异的秋景,从而表达了词人慨叹功业未建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9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⑴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⑵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D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颈联将明月比作天镜,将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绘出眼前看到的绮丽景象。
中考古诗词鉴赏10
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①水开。
春风断桥②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释:①[蘸]zhàn 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即惊喜之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1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⑴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⑵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
⑴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⑵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
中考古诗词鉴赏12
从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里选一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3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农耕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饥勤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答案】
田家。全诗是围绕“田家”展开的,通过写“田家”的'劳碌与辛苦来表达诗人对其的同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13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2分)。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意思相近便可。)(2分)
2.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2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14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⑴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⑵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⑴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这是写雨前之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与上文的“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是写雨后之景。
⑵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杜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夹杂着议论。在抒情手法上,翁诗寓情于景,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杜诗则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崇高理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中考古诗词鉴赏1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__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白居易(乐天)振作
2.写作手法:用典(1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秋分古诗词08-25
孟浩然的古诗词08-26
小学必背古诗词08-15
春节的古诗词08-22
春节的古诗词(精选)08-25
(精选)春节的古诗词08-25
【热门】秋分古诗词15篇08-25
秋分古诗词15篇(荐)08-25
关于植树节的古诗词欣赏08-20
小学必背古诗词15篇(推荐)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