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大暑诗词15篇
大暑诗词1
《次北固山下》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襄城大热喜雨》
唐代:吕颐浩
大暑方蒸湿,云兴忽蔽空。
俄然飘细雨,快矣濯清风。
变化谁能测,炎凉迥不同。
马前襄汉路,山色有无中。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萤》
唐代: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词牌名:西江月
朝代:元朝|作者:尹志平
九夏天长暑热,三秋山后清凉。
一川禾黍正苍苍。了见西成有望。
论甚天涯海角,尽他关外山荒。
目前无事即仙乡。且恁随缘豁畅。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代: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诗词2
1、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黄庭坚(宋代)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2、大暑戏赠希古
张耒(宋代)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3、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张耒(宋代)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4、热
元代:张昱
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
夜深明月在天上,白露满湖荷叶香。
5、萤
唐代: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6、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代: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7、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大暑诗词3
1.《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张耒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2.《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3.《大暑戏赠希古》
张耒(宋代)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4.《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5、《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
宋代: 陆游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蕲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
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6、《大暑》
宋代: 黄裳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
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
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
大暑诗词4
《晚夏》(南朝)徐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销暑》(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南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消暑》(清)江堤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大暑古诗词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宋)孔平仲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炙床炉燄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大暑诗句
《大暑》(宋)黄裳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宋)刘子翚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飒,碧鲈银脍意何如。
《乙未六月大暑》(元)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大暑戏赠希古》(宋)张耒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大暑诗词5
1.篇一
《早秋》
宋代:李昭玘
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
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
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
2.篇二
《襄城大热喜雨》
唐代:吕颐浩
大暑方蒸湿,云兴忽蔽空。
俄然飘细雨,快矣濯清风。
变化谁能测,炎凉迥不同。
马前襄汉路,山色有无中。
3.篇三
《登殊亭作》
唐代: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4.篇四
《夏夜暴雨》
宋代:刘敞
大暑积炎夏,沈阴昏楚天。
疾雷五河裂,飞电万星悬。
涨泽通南国,孤城斗百川。
似传黄鸟语,欲反濯龙渊。
5.篇五
《萤》
唐代: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6.篇六
《大暑》
宋代: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7.篇七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代: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8.篇八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代: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9.篇九
《大暑竹下独酌》
宋代: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10.篇十
《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
宋代:陆游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蕲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
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11.篇十一
《大暑》
宋代:孔平仲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炉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
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12.篇十二
《乙未六月大暑》
元代: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13.篇十三
《六月二十二日大暑坐墙西槐树下有作》
明代:程敏政
门外炎光炽,墙西一径开。
残阳馀古瓦,凉吹发高槐。
鸟与人俱乐,诗随景自来。
无因堪破寂,童子进冰梅。
14.篇十四
《大暑戏赠希古》
宋代:张耒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15.篇十五
《次韵子都兄大暑》
宋代:李洪
绕屋扶疏树,吾庐粗胜陶。
去来梁燕语,旦夕女婵号。
蕙槁兰将败,萧锄艾亦薅。
侵檐添绿竹,映日缱红桃。
得友人皆面,哦诗语未高。
饮泉荫松柏,直欲广风骚。
16.篇十六
《大暑道中》
宋代:彭汝砺
高堂卧清风,顾我岂不欲。
王事不可缓,驱车冒炎酷。
赤日暴形骸,毛发几焦秃。
义命有固然,勤劳不为辱。
17.篇十七
《大暑登东城》
元代:许衡
三丈危城日暮登,暑威殊不霁凭陵。
何时太华高峰上,细嚼松阴六月冰。
18.篇十八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19.篇十九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张耒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20.篇二十
《大暑忆灵隐寺冷泉一首》
宋·苏籀
面堂浸九筵,泛桨颺扁舟。
泠泠析酲惛,一一数虾鳅。
当阶掬珠璧,欹枕拖纶钩。
雷霆落闸喧,雪霜浮涧流。
21.篇二十一
《大暑松下卧起》
宋·陈天瑞
炎威一何骄,不有商飙惨。
苍茫云海路,飞龙不可览。
我本灌园人,昔乃从铅椠。
万事已恢心,十载空尝胆。
亭亭松篁边,小池开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终日哦其间,一卧寂百感。
相期晚节香,看此秋容淡。
22.篇二十二
《骤雨》
(当代)钱钟书
大暑陵人酷吏尊,来苏失喜对翻盆。
雷嗔斗醒诸天梦,电笑登开八表昏。
忽噫雄风收雨脚,渐蜷雌霓接云根。
苍苍似为归舟地,试让前滩水涨痕。
23.篇二十三
《安静堂书事》
(宋)蔡襄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
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
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
烈士无恋嫪,至理须推寻。
24.篇二十四
《参云亭晚坐》
宋代:曾几
大暑不可避,微凉安所寻。
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
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
25.篇二十五
《西园十咏·西楼》
宋代:吴中复
信美他乡地,登临有故楼。
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
朝暮岷山秀,东西锦水流。
宾朋逢好景,把酒为迟留。
大暑诗词6
《消暑》
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乙未六月大暑》
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大暑》
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桥南纳凉》
陆游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销夏》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夏日闲放》
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登殊亭作》
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大暑留召伯埭》
尤袤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
《大暑》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大暑竹下独酌》
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大暑留召伯埭》
尤袤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我非褦襶儿,亦尔困驰骛。
居然恋俎豆,安得免羁馽。
区区竟何营,汩汩此飘寓。
渊明应笑人,有底不归去。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陈天瑞
迅翻趋炎歊,高标閟幽雅。
隐士何所营,茇之清荫下。
故居禾签生,帡幪若大厦。
熟卧南风边,飞梦游虞夏。
五弦天上鸣,击壤歌满野。
起来记遗音,析薪有樵者。
大暑诗词7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 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
[宋] 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乙未六月大暑》
[宋] 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 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宋] 陈天瑞
迅翻趋炎歊,高标閟幽雅。
隐士何所营,茇之清荫下。
故居禾签生,帡幪若大厦。
熟卧南风边,飞梦游虞夏。
五弦天上鸣,击壤歌满野。
起来记遗音,析薪有樵者。
《大暑竹下独酌》
[宋] 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苦热》
南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南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中伏日妙觉寺避暑》
北宋梅尧臣
绀宇迎凉日,方床御绤衣。
清淡停玉麈,雅曲弄金徽。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张耒 宋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大暑竹下独酌
郑刚中 南宋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知识相问多以封川气候宽凉为言大暑中因念退
郑刚中 南宋
退之序郴阳,水驶山不平。
中州清淑气,至此郁以停。
封川在炎方,更过郴几程。
不瘴已甚幸,谓凉兹岂情。
山穷人尽瘦,草茂虎公行。
浓云从地起,地气还相蒸。
霔雨洞洗之,十日不知清。
闭门坐小室,欹尊视馀倾。
见酒暂欢喜,孤吟步中庭。
炎燠亦何有,感恩泪纵横。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 宋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陈天瑞 宋
炎威一何骄,不有商飙惨。
苍茫云海路,飞龙不可览。
我本灌园人,昔乃从铅椠。
万事已恢心,十载空尝胆。
亭亭松篁边,小池开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终日哦其间,一卧寂百感。
相期晚节香,看此秋容淡。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杜甫.唐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销 夏】
白居易.唐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夏日闲放】
白居易.唐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登殊亭作】
元结.唐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销夏
白居易 唐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夏日闲放
唐 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登殊亭作
唐 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黄庭坚 北宋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水调歌头
刘辰翁 宋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满江红
刘将孙 宋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
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
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
人感旧,情空切。
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
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
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大暑诗词8
诗词赏析
《次韵子都兄大暑》李洪 翻译、赏析和诗意
绕屋繁茂树,吾庐粗比陶。
来去梁交谈,早晚多情号。
蕙草稿兰将失败,萧锄薅艾也。
侵犯檐添绿竹,映天来红桃。
得朋友都面,哦诗语不高。
饮泉松柏下,只是想扩大风骚。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洪,宋人。
作者千古名句
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
出自《说苑·敬慎》[宋代] 李洪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出自《春日山中对雪有作》[宋代] 李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出自《》[宋代] 李洪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
出自《清平乐·平原放马》[宋代] 李洪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回》[宋代] 李洪
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
出自《淮南子·主术训》[宋代] 李洪
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御
出自《淮南子·齐俗训》[宋代] 李洪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出自《江上》[宋代] 李洪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出自《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宋代] 李洪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出自《晚春》[宋代] 李洪
大暑诗词9
《大暑松下卧起》
宋代:陈天瑞
炎威一何骄,不有商飙惨。
苍茫云海路,飞龙不可览。
我本灌园人,昔乃从铅椠。
万事已恢心,十载空尝胆。
亭亭松篁边,小池开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终日哦其间,一卧寂百感。
相期晚节香,看此秋容淡。
暑气闷人,卧于松树下,忆起往昔峥嵘岁月,感叹世事变迁,淡看浮世繁华,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夏日,在开满荷花的水塘,又是另一种繁华,莲子初熟,人们怕是已早早地来到荷塘藕浦、风亭水榭,去赏荷纳凉了!凉风伴着荷香,真好。
《襄城大热喜雨》
唐代:吕颐浩
大暑方蒸湿,云兴忽蔽空。
俄然飘细雨,快矣濯清风。
变化谁能测,炎凉迥不同。
马前襄汉路,山色有无中。
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好在此时除了土润溽暑之外,还有大雨时行。那脾气暴躁的、性急的`大雨,总会以一场电闪雷鸣、倾盆如泻的淋漓,卷走酷烈的暑气,还大地一片清新与凉爽。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代:张耒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大暑天,闭门谢客,青苔满院,鸟儿散步,绿叶轻垂,寒泉已不再清凉,凉爽难觅,静待秋日到来,再邀好友品美酒佳肴。
美食治愈人心,夏天也一样。拿一尾鲈鱼,做成生鱼片,亦是美味。
《西江月·时在天长,正当大暑,归山后,恰值》
元代:尹志平
九夏天长暑热,三秋山后清凉。
一川禾黍正苍苍,了见西成有望。
论甚天涯海角,尽他关外山荒。
目前无事即仙乡,且恁随缘豁畅。
九夏天长,暑热焦人,可是,到了秋天,便会一阵清凉。只要心内无事,且自随他欢畅。
剪一段恬淡时光,将孟浩然的田园诗用心欣赏,任涛走云飞,花开花谢,沧海一声笑,将悲欢化作一双翅膀!决定人心情的,从来不是时节天气,而是人内心的安宁平静与否。
大暑时节,时而骄阳似火,时而大雨倾盆,如同人生总有起落。无论风晴雨雪,无论寒冬酷暑,一年四季,往后余生,我们永远在你左右。
大暑诗词10
1、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2、石磙发潮像出汗,久旱下雨不用算。
3、青蛙哇哇叫,大雨要来到。
4、今晚蚊子恶,明天有雨落。
5、暑不尽,凉意生。
6、积水漫多高,多高荚无着。
7、大暑闷热气温高,赤日炎炎似火烧。清凉小风虽很好,难去心头焦和躁。为君送上冰蜜桃,消暑解渴清爽到。愿君大暑心欢笑,沐浴清爽享美妙。
8、夜间蝎子多,白天大雨落。
9、过了大暑不种芥,过了小暑不种豆。
10、树枝鲜叶落,下雨也随着。
11、井亮底,天要雨。
12、大暑到来树成荫,一片冰心绕君心。送来贴心水蜜桃,拂去炎热与焦躁。捧来冰爽绿豆糕,消暑解毒容颜俏。愿友大暑心欢笑,幸福绵绵乐逍遥。
13、大暑到,电光闪,驱走心中的雾霾;大暑到,雷声响,战鼓声声催奋进;大暑到,暴雨淋,浇灌心灵享滋润;大暑到,艳阳高,照亮前途多美好。短信送到你身边,丝丝情意永围绕。愿你大暑乐逍遥!
14、灶灰潮作块,将有大雨来。
15、大暑祝福,让你畅享一夏的.清凉舒爽!
16、没有熬不去的酷暑,只有回不去的夏天。
大暑诗词11
萤 唐/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老夫转不乐,旅次兼百忧。 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炎宵恶明烛,况乃怀旧丘。 开襟仰内弟,执热露白头。束带负芒刺,接居成阻修。 何当清霜飞,会子临江楼。载闻大易义,讽兴诗家流。 蕴藉异时辈,检身非苟求。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 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短章达我心,理为识者筹。
登殊亭作 唐/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夏日闲放 唐 /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和王定国二首 晁补之.宋
可怜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户。 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 想君映月读书时,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骑一马暮还归。
水调歌头大暑退 刘辰翁.宋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
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 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大暑诗词12
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
陆游〔宋代〕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蕲州簟,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
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大暑诗词13
《夏夜暴雨》
宋代:刘敞
大暑积炎夏,沈阴昏楚天。
疾雷五河裂,飞电万星悬。
涨泽通南国,孤城斗百川。
似传黄鸟语,欲反濯龙渊。
《题画呈梁观》
明代:王邦畿
大暑当时局蹐【jí】居,故人持画索新书。
溪边最爱个亭子,置我其中便自如。
《热》
元代:张昱
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
夜深明月在天上,白露满湖荷叶香。
《萤》
唐代: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扇》
宋代:谢枋得
蒲葵也解归掌握,纨素未应捐中。
莫把暗尘明月,好驱大暑来清风。
《大暑》
宋代: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代: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代: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竹下独酌》
宋代: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过然去伏尽秋初皆不过》
宋代:陆游
赫日炎威岂易摧,火云压屋正崔嵬。
嗜眠但喜蕲州簟【diàn】,畏酒不禁河朔杯。
人望息肩亭午过,天方悔祸素秋来。
细思残暑能多少,夜夜常占斗柄回。
《大暑》
宋代:孔平仲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炉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
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西江月·时在天长,正当大暑,归山后,恰值》
元代:尹志平
九夏天长暑热,三秋山后清凉。
一川禾黍正苍苍,了见西成有望。
论甚天涯海角,尽他关外山荒。
目前无事即仙乡,且恁随缘豁畅。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代:【huī】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zhuàn】,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飒,碧鲈银脍意何如。
《大暑同蒋明亚叟熙载夜登清微亭》
宋代:傅察
土润伏新金,【xio】困亭午。
曦御驻片骖,朱光彻厚土。
鸟雀噪阶除,蛙蚓鸣草莽。
簿领抗尘容,茅檐庇环堵。
蜂虿【chài】乱绳床,蚊虻隐雷鼓。
棕拂徒尔为,青蝇敢予侮。
避喧空百虑,对食但三吐。
举箑【shà】未摇风,挥汗已成雨。
那能速冠巾,谁复对宾主。
岂唯眩生花,坐觉气如缕。
南方有高楼,兀然蔽华宇。
抠衣倦跻攀。策杖愁伛偻【yǔ lǚ】。
俄顷叩云端,飘萧开洞府。
新凉飒尔来,旧暑脱然愈。
清池涌波澜,疏昨穿【yǒu】户。
夜气袭冰霜,月明粲珪珇【guī zǔ】。
乌鹊倦飞还,游鱼清可数。
珍果走金盘,清谈挥玉尘。
群籁正嚣嚣,幽梦方栩栩。
何当食琼浆,一夕生毛羽。
《乙未六月大暑》
元代: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大暑留召伯埭dài》
宋代:尤袤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我非【dài】儿,亦尔困驰骛。
居然恋俎豆,安得免羁馽【zhí】。
区区竟何营,汩汩此飘寓。
渊明应笑人,有底不归去。
《大暑》
宋代:黄裳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
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léi】却恐醒。
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
《大暑》
明代:梁宪
大暑江天外,维舟绿树阴。
有谁閒肯到,独自一沉吟。
只觉趋炎苦,非关老病侵。
未能探禹穴,即此是瑶岑。
《六月二十二日大暑坐墙西槐树下有作》
明代:程敏政
门外炎光炽,墙西一径开
残阳馀古瓦,凉吹发高槐。
鸟与人俱乐,诗随景自来。
无因堪破寂,童子进冰梅。
《大暑》
金朝:赵元
旱云飞火燎长空,白日浑如堕。
不到广寒冰雪窟,能有几多风。
《大暑戏赠希古》
宋代:张耒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次韵子都兄大暑》
宋代:李洪
绕屋扶疏树,吾庐粗胜陶。
去来梁燕语,旦夕女婵号。
蕙槁兰将败,萧锄艾亦薅【hāo】。
侵檐添绿竹,映日缱红桃。
得友人皆面,哦诗语未高。
饮泉荫松柏,直欲广风骚。
《点绛唇·题绛州花萼堂时大暑回自河中》
元代:王恽
一榻清风,故山邂逅欣相遇。
绿阴池树,荡漾瑶翻处。
赤日红尘,前日中条路
人良苦。壮心如故。快叱王阳驭。
《大暑呈彦章内翰》
宋代:李正民
亭午炎曦转毂迟,好风时复问雄雌。
难为褦襶【nài dài】造门客,正是村原渴雨时。
玉醴注荷湾象鼻,金杯贮水渍龙皮。
琳宫散吏宁论此,幸免文书苦见治。
《大暑道中》
宋代:彭汝砺
高堂卧清风,顾我岂不欲。
王事不可缓,驱车冒炎酷。
赤日暴形骸,毛发几焦秃。
义命有固然,勤劳不为辱。
《大暑登东城》
元代:许衡
三丈危城日暮登,暑威殊不霁凭陵。
何时太华高峰上,细嚼松阴六月冰。
《登殊亭作》
唐代: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襄城大热喜雨》
唐代:吕颐浩
大暑方蒸湿,云兴忽蔽空。
俄然飘细雨,快矣濯清风。
变化谁能测,炎凉迥不同。
马前襄汉路,山色有无中。
《早秋》
宋代:李昭玘
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
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
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
《参云亭晚坐》
宋代:曾几
大暑不可避,微凉安所寻。
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
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
《西园十咏·西楼》
宋代:吴中复
信美他乡地,登临有故楼。
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
朝暮岷山秀,东西锦水流。
宾朋逢好景,把酒为迟留。
大暑节气的由来
节气由来∶《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大暑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梗”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晴天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海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_;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的故事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在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苏、浙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如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大暑诗词14
一《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这天,黄庭坚倒是挺悠闲的,他在友人家听人吹笛,听到这美妙的笛声,就如同清风吹来,让他解暑不已。
二、《消暑诗》
唐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室内少放东西,心平气和坐于窗下,清风便会自然而来,凉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三、《大热》
南宋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此诗描写了盛夏的炎热,更衬托出农夫耕种的艰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暮热游》
南宋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意趣盎然,可以说是描写傍晚在荷花池畔纳凉的绝妙之作。
五、《彦冲柳燕》
清江堤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
寥寥几笔,一个柳下纳凉、清风拂面的清凉世界,便跃然纸上。
六、《大暑》
宋·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这炎热的天气什么时候过去,诗人也被热得受不了。只能靠看看书,吃吃冰过的瓜果消暑。即使天气这么炎热,我们还是要珍惜光阴呀!
七、《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这一年大暑,上儿鸣叫。司马光管暑天叫苦暑,是呀,这样的天气,谁人不苦呢?
八、《大暑竹下独酌》
宋·郑刚中
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大暑这天,诗人郑刚中在竹下独自喝酒。在这首诗中,诗人先写竹子,竹子长得枝繁叶茂,在居所窗外,像仙树一般。在这暑热的'天气,这竹子悠然挺立,似君子一般。
感于竹子的遗世独立,诗人在竹下饮酒,月也无言,醉了就睡了,梦中清凉,天地亦宽。
在这炎热的天气,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找一个解暑宽心的方法,竹下独酌就不错哟。
大暑诗词15
【篇1】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篇2】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篇3】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水调歌头·大暑退
刘辰翁(宋代)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寝镇狮蛮。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篇4】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满江红·大暑
刘将孙(宋代)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
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篇5】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夏夜叹
杜甫(唐代)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篇6】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登殊亭作
元结(唐代)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
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
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
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篇7】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宋代)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篇8】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黄庭坚(宋代)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篇9】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大暑戏赠希古
张耒(宋代)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篇10】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张耒(宋代)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意何如。
【篇11】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大暑忆灵隐寺冷泉一首
苏籀(宋代)
我念热客辞,怀哉冷泉游。
此水暨此山,清便物殊尤。
澄s快一生,晶澈夺两眸。
青瑶碧玻,三顷方能侔。
【篇12】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留题灵岩寺
卞育(宋代)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
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
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
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
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
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
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
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
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
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篇13】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集元刺史句咏寒亭
杜子是(宋代)
长山绕井邑,EE天外青。
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
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
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
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
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
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
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篇14】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安静堂书事
蔡襄(宋代)
勿学异世人,过常不可深。
勿学慢世人,侧身随浮沈。
白日当中天,难破是非心。
不有拔俗器,安得太古音。
大暑苦烦浊,清泉流高岑。
烈士无恋晾硇胪蒲啊/p>
【篇15】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大暑留召伯埭
尤袤(宋代)
清风不肯来,烈日不肯暮。
平生山林下,散发颇箕踞。
一官走王事,三伏在道途。
我非儿,亦尔困驰骛。
居然恋俎豆,安得免羁。
区区竟何营,汩汩此飘寓。
渊明应笑人,有底不归去。
【篇16】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乙未六月大暑
宋代: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篇17】大暑节气经典古诗词
大暑竹下独酌
南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大暑诗词】相关文章:
大暑诗词08-27
大暑诗词经典[15篇]08-27
大暑诗词[精品15篇]08-27
【优选】大暑诗词15篇08-27
关于春分的诗词08-20
古诗词08-27
李白诗词08-26
红楼梦诗词(经典)08-16
秋分古诗词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