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公司年休假管理规章制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年休假管理规章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公司年休假管理规章制度1
公司员工年休假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依法保障员工正常的休息、休假权利,维护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根据公司《员工考勤、休假管理规定》及有关年休假修订通知,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公司正式员工入公司满一年后可享受年休假,员工根据工龄每年享受相应的年休假。工龄根据员工档案中有明确记录的相关工作经历核定或根据员工缴纳基本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核定。无法确定准确工龄的员工,根据司龄计算年休假天数,具体标准如下:
(1)公司B级~E级员工:
工龄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每年可休假5天;工龄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可休假10天;工龄已满20年的,每年可休假15天;(2)公司F级员工,每年可休假5天。员工年休假为实际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第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当年年休假:(1)当年无故旷工1天以上或受警告以上处分;
(2)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事假累计5天以上的或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3)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事假累计10天以上的或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事假累计15天以上的或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5)因本人工作过失造成公司经济或名誉受损失受警告处分的。
第四条各部门应对员工年休假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原则在年初作妥善安排,以保证员工正常休假、休息权利。各部门于年初(20xx年为4月30日前,此后为每年1月20日前)填写《年休假计划(变更)审批表》,制定出当年年休假计划,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报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备案。各部门员工当年可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以人力资源部审核的天数为准。
第五条员工请休假应填写《请假单》,说明休假时间、去向和在休假期间的代职人,做好休假期间的工作安排并至少提前五个工作日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员工在休假结束后应按期回到工作岗位,如预期未归按公司相关考勤制度执行。
第六条休假原则
(1)年休假当年假期应当在自然年度内安排,不跨年度安排,不得年度积累。
(2)员工年休假计划可分上下半年各报备一次,员工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在报备时间内休年休假的,需要在《年休假计划(变更)审批表》中“休假变更时间”一档予以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3)员工年休假原则上一次休完,因工作需要无法在一次休完的,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可最多分二次休完,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4)员工使用当年年休假折抵等天数病、事假须经部们负责人审批,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5)员工休假应避开部门工作繁忙或人员紧缺时期,原则上一个部门不
得同时有两个以上人员同时请年休假。
(6)员工在年休假假期间所发生的差旅费等费用属于员工个人行为,公司不予报销。
(7)对于公司已安排员工休年休假,但因员工个人原因未休假的,视为已实际休满年休假。
第七条本规定由分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和修订,此前公司下发的有关年休假规定与本规定有冲突的,以本规定为准。第八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年休假计划(变更)审批表》
公司人力资源部20xx年X月XX日
年休假计划(变更)审批表(年度)
部门:申报时间:
审核备案。
2、本表一式两份,所在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各留一份。
公司年休假管理规章制度2
第一章:适用范围
1.1本规定规范公司带薪年休假标准、执行细节、申请等管理制度;
1.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正式员工。
第二章:目的
2.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2.2并保证员工的基本利益,现对公司20xx年1月实施的《员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予以修订。
第三章:具体规定
3.1享有带薪年假的条件
3.1.1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
3.1.2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3.2带薪年假的休假天数
3.2.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5天;
3.2.2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10天;
3.2.3累计工作满20年15天;
3.2.4以上休假天数指工作日;
3.3不享受年休假的情况:
3.3.1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3.2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3.3.3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3.3.4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3.3.5在校实习生、刚毕业工作未满一年的。
3.4其它规定
3.4.1职工依法享受的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3.4.2驻外人员的年休假全部按照国家规定的最高天数既15天执行,具体规定参照《员工出差管理制度》;
3.4.3员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不享受年休假情况之一的,将不得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3.4.4对于新进入公司的员工,按照在本公司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公司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3.4.5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职工未休或未休完年休假的,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折算公式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3.5带薪年休假执行细节
3.5.1公司安排员工在当年年度里休年假,不得累计,不得顺延下一年度;
3.5.2如有特殊工种,经公司安排不能休假的,公司按照本人日工资标准支付300%薪水;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3.5.3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3.5.4月工资是指职工在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新进入公司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3.5.5公司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公司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3.5.6带薪年休假使用《请假条》按照公司请假流程办理手续。
3.5.7其它未尽事项,以国家相关规定为准。
第四章:生效和解释
4.1本规定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如遇修正由工会和人力资源部共同探讨协商。
4.2本管理制度经公司工会审议,人力资源总经理、总裁助理审核,董事总经理和首席营运官批准;
4.3本管理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执行。若有与本条款相抵触的有关条款,以本规定为准。
公司年休假管理规章制度3
德国带薪休假制度概况
带薪假又称年假,《德国联邦休假法》第三条规定,员工应享有每年不低于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其中,工作日不含周日和法定节假日。需要注意的是,这项规定是根据每周6天工作制的情况来确定的,对于每周5天工作制的工作,符合法律规定的带薪休假期应当是每年不低于20个工作日。
每位员工,无论是全职还是兼职,小型工作者或者学生工,只要工作时间满1个月,都有权享受带薪休假。
上述关于带薪假期的规定只是法定最低标准,在个人劳动合同和集体劳动合同中劳资双方可以商定更多的带薪休假天数。
休假权
全职员工如何正确行使休假权?
根据《劳动法》规定,全部假期必须在工作至少6月后才能得到批准。如果工作未满6个月,依法可以申请部分带薪假期,即每工作满1个月可以申请1/12的年假。
原则上试用期员工也依法享有带薪休假权,但不能申请全部假期,只能根据工作时间申请部分休假。
批假原则
公司批准员工休假的基本原则:
尊重员工意见,并尽量确保假期的连贯性。
员工在申请假期之前也要考虑公司运营情况或部门其他同事的休假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或有正当理由时,公司可以拒绝员工的休假申请。
优先休假权:
比如一个部门的几个员工都想在学生暑假期间申请假期,公司会首先考虑有孩子的父母。
有效期
带薪休假的有效期间:
一般来说,员工当年的带薪假期应该在本年度休完,最迟不得晚于下一年度的3月31日,特殊情形下可以推迟到下一年度的12月31日。
员工在休假期间生病,不能单独决定向后顺延目前的假期,而需要立即和公司沟通。
在有医生诊断书的情况下,生病的天数不属于假期,员工之后还可以申请相应天数的假期。
其他类型员工
其他类型员工的合法休假权:
兼职员工与全职员工享受同样的休假权利,在行使休假权时也必须遵守与全职员工同样的法律规定。
迷你工作者和学生工在法律上被视为兼职员工,也依法享受与全职员工同样的休假权利,在行使休假权时也必须遵守与全职员工同样的法律规定。
这三类员工享受带薪假期天数的权利取决于他们每周的工作天数,而不是工作时间。
以每周6天工作制,一年24天带薪休假日为例,计算结果如下:
上述算法是针对每周工作天数有规则的兼职人员,对于每周工作天数无规则的兼职工作人员,其假期的计算方法如下:
兼职员工的年度带薪休假天数=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年度带薪休假天数兼职员工年度实际工作的天数/公司年度工作天数
实习生
实习生的.休假权利
自愿实习的实习生享有法定休假权:
在自愿实习的情形下,实习生被依法视为“正常”雇员,不论其报酬如何,都依法享有休假权利。
原则上,在实习期间对带薪休假的要求得从至少1个月的实习期限开始。
实习期超过1个月,实习生每月可享受2天的带薪休假。6个月的实习过程中,累计享受12天的带薪休假。
义务实习的实习生不享有法定休假权:
如果实习生的实习是学校规定的必修实习,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根据法律规定,这类实习生不享有法定的休假权利。
在实践中,实习生可以与公司就实习的报酬和休假权问题予以沟通,最大限度的争取个人权益。
公司年休假管理规章制度4
根据劳动法及《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结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年休假条件及待遇
1、职工在本单位工作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均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2、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含奖金)
第二、年休假天数的确定
1、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
2、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及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三、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2、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3、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四、员工于当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年休假按以下办法确定
1、由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合同期满因个人原因不愿续订,且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享受年休假:
(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当年工作时间不满10个月的
(2)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当年工作时间不满9个月的
(3)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当年工作时间不满8个月的
2、由本公司依据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合同期满双方不愿续订的,年休假天数按“当年应休年休假天数除以12个月乘以当年工作月数”来确定。
第五、休假原则
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生产、工作情况对员工年休假进行统筹安排,在不影响生产、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量安排员工休年休假。
2、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如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经过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意可以跨一个年度安排,行政管理部劳资备档。
3、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经过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4、职工所请的事假、病假首先以享受的年休假天数抵消,年休假抵消完再算余下的事、病假天数。
5、安排员工休年休假原则上不增加人员编制,由各部门自行解决员工休假而产生的顶岗问题。
第六、员工休年休假的审批程序职工年休假必须有年休假条,本部门领导签字同意后报公司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到行政管理部备档方可年休。
第七、员工应休而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标准
1、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员工年休假的,对员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按照员工当年加班日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2、公司已安排年休假,员工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作自动放弃年休假,工资报酬为0。
第八、年休假考勤报告制度
1、各部门要加强年休假管理,严格考核制度。
2、各部门要在月度考勤表上做好员工当月的年休假记录,每季度向主管领导报告本部门年休假情况并报行政管理部(劳资)备案。
第九、其他规定
1“累计时间”指的是员工的全部工龄,工龄按个人的工作档案记录为准。
2、员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本制度第三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3、具有以下情况的员工不享受探亲假:
(1)见习生在见习期内的。
(2)员工与父亲或母亲一方能够在双休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3)员工的父亲或母亲和员工的配偶同居一地的,员工在探望配偶时,即可同时探望父亲或母亲,因此,不能再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公司年休假管理规章制度5
公司各部、室:
按照《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公司作为公用服务性行业,生产责任重大、经营任务繁重,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岗位人员逐年缺失严重的现状,现就公司管理制度中年休假制度做如下补充规定:
一、各部、室享受年休假的职工当月工资只发放工资构成中的`前四项,即:岗位工资、岗位津贴、工龄工资、生活补助。
二、各部、室享受年休假的职工不再享受公司年底“双薪”。
三、职工遇重大不可预见事件(天灾人祸、本人及直系亲属重大疾病住院、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需请事假时,经班长、副部长(副主任)、部长(主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审批后,可在其年休假的假期内冲抵年休假,不扣发工资和年底“双薪”。
公司管理制度中原年休假制度与此补充规定相悖的,以本次补充规定为准。
本规定从20xx年1月31日起执行。
【公司年休假管理规章制度】相关文章:
公司管理规章制度09-04
公司规章制度09-01
保安公司规章制度09-22
快递公司规章制度09-04
仪表管理规章制度09-09
宿舍管理规章制度09-22
药店管理规章制度09-18
仓库管理的规章制度09-29
门店管理规章制度10-12
酒店管理规章制度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