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古诗

古诗

时间:2025-09-07 09:48:27 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15篇(优选)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15篇(优选)

古诗1

  宴散

  唐代: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己酉岁九月九日

  魏晋:陶渊明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小桃红杂咏

  元代: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秋思唐代: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宋代: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清代:龚自珍

  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更结尽、燕邯侠子。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木叶怨,罢论起。

  江上秋夜

  宋代:道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秋夜

  宋代: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着秋声。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唐代: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数日

  宋代:赵师秀

  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

  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古诗2

  1、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马诗三首·其三》

  2、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骢马》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凉州词》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6、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7、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望江南》

  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南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

  10、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马诗三首·其八》

  11、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12、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车邻》

  13、以往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咏马》

  14、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马诗》

  15、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白马》

  1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17、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二首·其二》

  18、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池州翠微亭》

  19、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老马》

  20、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马诗三首·其九》

  2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22、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天马二首·其一》

  23、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青玉案》

  24、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马诗三首·其二》

  2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26、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野望》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长干行》

  2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

  29、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杂感》

  30、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马诗三首·其三》

  31、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马》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33、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马诗三首·其十》

  34、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观村童戏溪》

  3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36、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可怜立刻郎,意气今谁见。——《白马》

  37、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马诗三首·其十八》

  38、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浴马》

  3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0、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马诗三首·其一》

古诗3

  《青玉案·元夕》

  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倚高寒。

  横陈削就短长山。莫把一分增减。

  我望云烟目断,人言风景天慳。

  被公诗笔尽追还。更上层楼一览。

  《西江月·剩欲读书已懒》

  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

  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

  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鹧鸪天·送人》唱彻《阳关》

  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古诗4

  《风雨》

  作者: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风雨》【注解】

  1.此诗张《笺》编于大中十一年(857),云:"'新知遭薄俗'谓郑亚李回辈;'旧好隔良缘'谓子直(令狐绹)不能久居京师,翻使穷年羁泊。自断此生已无郭震、马周之奇遇,诗之所以叹也。味其意致,似在游江东时。

  2.《宝剑篇》:张说《郭代公行状》:"公少倜傥,廓落有大志,十八擢进士第,判入高等,授梓州通泉尉。则天闻其名,驿征引见,令录旧文,上《古剑篇》,览而喜之。"郭忠恕《汗简》云:"《郭元振文集序》:'昔于故邺城下得异剑,上有古文四字云:请俟薛烛。因作《古剑歌》。'"按《古剑歌》借古剑尘埋寓怀才不遇之意,有句云:"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杜甫《过郭代公故宅》:"高咏《宝剑篇》,神交付冥漠。"商隐此引郭元振事,自叹怀才不遇。

  3.羁泊欲穷年:卢思道《为高仆射与司马消难书》:"羁泊水乡,无乃穷悴。"庾信《哀江南赋》:"下亭飘泊,高桥羁旅。"穷年:终生。

  4.黄叶句:自喻飘零如风雨中的黄叶。

  5.青楼:富贵人家。

  6.新知两句:冯注:"新知谓婚于王氏,旧好指令狐。遭薄俗者,世风浇薄,乃有朋党之分,而怒及我矣。"

  7.心断句:《旧唐书·马周传》:"西游长安,宿于新丰逆旅,主人唯供诸商贩,而不顾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主人深异之。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即日召之……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六年,授监察御史。"此引马周事,自叹生不逢时,已无知遇之望。

  8.销愁句:《汉书·东方朔传》:"销忧者莫若酒。"又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又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凄凉羁泊,以得意人相形,愈益难堪。风雨自风雨,管弦自管弦,宜愁人之肠断也。夫新知既日薄,而旧好且终睽,此时虽十千买酒,也消此愁不得,遑论新丰价值哉?"刘、余《集解》:"此诗首尾用典,贴切自然,画出才士书剑飘零,英俊沉沦风貌。末联尤不露痕迹。

  《风雨》【韵译】

  我读了宝剑篇后心里凄楚悲凉;羁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终年。

  我象风雨中的黄叶依然在飘落;别人成日在青楼作乐歌舞管弦。

  纵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难得持久;旧交老友因为久疏而断了良缘。

  我不企望喝新丰酒能有新际遇;为消愁姑且沽饮不惜耗费几千。

  《风雨》【翻译】

  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著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消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

  《风雨》【评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这时,长期沉沦漂泊、寄迹幕府的诗人已经到了人生的穷途。诗人面对宝剑篇,想到自已空有才华,却不得志,在外漂泊,没有建树,恰似在风雨中飘摇,不免心中苦闷,借酒消愁,抒发了自已悲凉的心境。全诗意境悲凉,自喻形象,自然流畅,意味深长。

  《风雨》【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玉谿(xi)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 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有《李义山诗集》。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施蛰存认为,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2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晚唐时期,韩偓、吴融和唐彦谦已经开始自觉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到了宋代,学习李商隐的诗人就更多了。据叶燮说:“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原诗》)北宋初期的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隐,经常互相唱和,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并刊行了一部《西昆酬唱集》,被称为西昆体。在当时颇有影响。此外,王安石对李商隐也评价很高,认为他的一些诗作“虽老杜无以过也”(《蔡宽夫诗话》)。王安石本人的诗歌风格也明显受到李商隐的影响。

  明朝的诗人从前、后七子到陈子龙、钱谦益、吴伟业,都受到李商隐的影响。清朝喜欢写艳情诗的人更是专学李商隐的无题诗,例如王彦泓的《疑云集》和《疑雨集》。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的香艳诗也是受到他的影响。

古诗5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8、《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9、《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0、《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12、《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3、《寒食》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14、《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7、《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8、《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9、《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0、《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21、《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岱,平野人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22、《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23、《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24、《夏夜叹》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25、《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26、《秋雨叹》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27、《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8、《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0、《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1、《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32、《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3、《规雁》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34、《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5、《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36、《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37、《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38、《送灵州李判官》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39、《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40、《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古诗6

  一、《菊花》

  作者:元稹

  原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

  1、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诗意: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

  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

  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二、《菊花》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注释:

  1、陶令:指陶渊明。

  诗意: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

  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

  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

  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古诗7

  闺怨

  作者:王昌龄8.3(653人评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显示全部

  送郭司仓

  作者:王昌龄7.4(53人评分)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显示全部

  咏山泉 / 山中流泉

  作者:储光羲8.1(67人评分)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显示全部

  钓鱼湾

  作者:储光羲7.8(209人评分)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显示全部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潜7.7(94人评分)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显示全部

  送刘昱

  作者:李颀6.9(15人评分)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显示全部

  秋词

  作者:刘禹锡8.0(11945人评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显示全部

  倦寻芳·香泥垒燕

  作者:卢祖皋7.8(26人评分)

  香泥垒燕,密叶巢莺,春晦寒浅。花径风柔,著地舞茵红软。斗草烟欺罗袂薄,秋千影落春游倦。醉归来,记宝帐歌慵,锦屏香暖。别来怅、光阴容易,还又酴醿,牡丹开遍。妒恨疏狂,那更柳花迎面。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近归期远。倚危楼,但镇日、绣帘高卷。... 显示全部

  贺新郎·九日

  作者:刘克庄8.7(78人评分)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作者:李好古7.3(35人评分)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显示全部

古诗8

  咏柳

  朝代:唐朝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在早春二月时分诗人的见闻及联想。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

  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注释

  1、咏:歌颂、赞美。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该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5、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6、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似:好像,如同。

古诗9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 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6、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题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0、秋词

  「唐.刘禹锡」(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1、《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3、《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4、《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7、《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9、《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0、《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古诗10

  1、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

  宋 · 孔平仲

  前时大雪风扰之,有无厚薄皆不齐。

  今朝大雪无风色,下隰高原总盈尺。

  由来此物本阴气,偏近黄昏落尤剧。

  斜萦碎委百千态,不是天上谁做得。

  铮铮鸣霰已三日,厌坐北窗闻滴沥。

  自非猛下意不醒,半夜一天星斗白。

  漫漫玉琢人世界,蹂践成泥真可惜。

  呼童梯屋器贮之,犹得煎茶待嘉客。

  2、大雪行

  北宋 · 张舜民

  晓辞洛水滨,暮宿河之涘。

  四野漫漫不见人,竟日止能行数里。

  浑然天地为一色,渭水南北复何似。

  五陵鹰犬争合围,十宅管弦初热耳。

  连宵耿耿照鬓发,迎马点衣犹未已。

  但得来年春麦熟,暂困泥涂复何耻。

  农夫南亩未厌多,却入长安作泥滓。

  3、大雪

  北宋 · 释德洪

  今年未雪今日雪,地迥眼新人不嚣。

  永巷扫除闻屐响,暮林翔集看鸦娇。

  韵高雒下应难画,兴发山阴未觉遥。

  想见茅斋已摧压,曲肱清梦到山椒。

  4、江城子 其二 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宋 · 叶梦得

  跰跹飞舞半空来。

  晓风催。

  巧萦回。

  野旷天遥,回望兴悠哉。

  欲问玉京知远近,试携手,上高台。

  云涛无际卷崔嵬。

  敛浮埃。

  照琼瑰。

  点缀林花,真个是多才。

  说与化工留妙手,休尽放,一时开。

  5、初至包山大雪戏题

  北宋 · 释怀深

  老僧昨夜包山宿,茅屋青灯火满炉。

  料得山神心喜我,晓来岩树雪模糊。

古诗11

  1、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2、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苏轼《西江月·梅花》

  4、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5、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6、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7、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8、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9、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0、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古诗12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唐·李白

  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唐·杜牧

  5、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唐·韩愈

  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10、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春词》唐·刘禹锡

  1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1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古诗13

  《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作者: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作者: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送赵长史归闽川》

  齐己[唐]

  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

  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

  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尧年。

  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唐]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古诗14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采桑子·重阳》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拚乐康哉。

  《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古诗15

  1、义雀行和朱评事

  (唐)贾岛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余。

  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

  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2、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3、闻雷

  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4、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孟浩然

  异县天隅僻,孤帆海畔过。

  往来乡信断,留滞客情多。

  腊月闻雷震,东风感岁和。

  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徒对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归屿理舟楫,江海正无波。

  5、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6、春晴泛舟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7、拟古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8、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青郊迎神

  唐乐府

  缇幕移候,青郊启蛰。

  淑景迟迟,和风习习。

  璧玉宵备,旌旄曙立。

  张乐以迎,帝神其入。

  9、春雨早雷

  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10、《闻雷》

  白居易(唐)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11、《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舒岳祥(宋)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12、《骤雨》

  陆文圭(宋)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13、《春晴泛舟》

  陆游(宋)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14、游景仁东园(节选)

  苏辙(宋)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15、《安济桥》

  宋代:杜德源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16、奉和御製中和

  宋—杨亿

  佳节更春晦,长标令甲名。

  天渊摇绿浪,仙杏吐丹荣。

  连皷将惊蛰,高枝已变莺。

  云谣传下土,汉曲被新声。

  17、蚊雷

  宋—赵时韶

  朝来伏地悄无声,入夜轰轰屋底鸣。

  堪笑不能惊蛰户,空将胡蝶梦魂惊。

  18、《春晴泛舟》

  宋代: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19、《闻雷》

  唐代: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20、春游即事

  清—毛奇龄

  江郭看新柳,山亭数落梅。

  鸣蛙当晚日,惊蛰动春雷。

  野气蒸车幔,乡心入酒杯。

  津桥临眺远,灯火莫相催。

【古诗】相关文章:

古诗09-07

杜甫的古诗09-06

月亮的古诗09-07

李白古诗09-07

古诗词08-27

关于中元的古诗09-06

描写秋天的古诗09-06

(优选)月亮的古诗09-07

经典古诗词08-29

励志的古诗词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