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评价人员岗位职责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岗位职责,岗位职责主要强调的是在工作范围内所应尽的责任。那么什么样的岗位职责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评价人员岗位职责,欢迎阅读与收藏。
评价人员岗位职责1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优秀中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及主要临床、医技、药剂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制定,修改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制定适合我院的医疗工作制度,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的质量实行全面管理。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负责制定、修改医技质量管理奖惩办法,落实奖惩制度。
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护、技等人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护理等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章。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定期逐一检查登记和考核上报。
2、健全二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分别负责医疗组、护理组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医、护质量随时指导、考核。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二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规章制度
1、过硬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小组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重点对以下关键性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1)首诊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7)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医疗文书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11)交、接班制度
(12)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3、医技科室要建立标本签收、查对、质量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理)讨论制度。逐步建立影像、病理、药剂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
4、健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感染管理、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五、增强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
1、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规定的范围执业。
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
3、不定期举行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
4、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科的人员学习卫生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医院有关规定。
5、严格执行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不断提高中医特色病种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水平,提高中医治疗的适宜性、安全性、合理性。
6、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类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要把“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和常用急诊急救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
六、医疗安全管理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范为先”的观念,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每一项诊疗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安全的监督管理,保障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相关科室要组织开展全员医疗服务安全教育,树立医疗服务安全意识,加强医疗服务安全管理,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作风”,开展医疗服务安全监督、评价、改进工作,并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3、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报批、审核制度,降低医疗安全隐患。
4、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安全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努力减少医疗安全隐患;组织制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及时报告、分析、处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组织制定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及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措施。
5、建立和完善医、患告知制度,主动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及时受理、处理投诉,发现问题,坚决整改。
6、要确保医疗设备、设施处于正常的`和安全的待运状态,以确保病人的抢救治疗和诊断,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医疗设备、设施的保养和维修制度,保证24小时都能提供维修服务。
7、严格执行医用放射性物质、剧毒试剂、毒麻药品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处理放射事故等意外事件的预案。
七、建立完整的医疗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1、分级管理及考核:
(1)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定期检查考核,对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2)职能部门要定期下科室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医师查房指导能力,住院医师“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
(3)分管院长应组织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节假日前检查,突击性检查及夜查房,督促检查质量管理工作。
(4)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科室交叉检查、考核。
(5)各科室医疗质控小组应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2、职能部门及各临床、医技、药剂科室、质控小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及评价方法。要建立健全各种医疗质量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登记、收集、统计,定期分析评价。
3、建立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1)科室医疗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有医疗质控工作月报表和科室当月的质控工作总结。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管理评价表,进行交叉评价,经职能部门汇总分析,在临床、医技等科室主任联系会上通报。
(3)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院感办等职能部门应将检查考核结果、医疗质量指标等,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质控小组反馈科室质控小组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评价质量管理措施及效果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交流质量管理经验,讨论、制定整改计划及措施。
(八)制订医疗质量奖惩措施
制订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及医疗质量奖惩措施,奖优罚劣。医疗质量的检查考核的结果与科室、个人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疗质量单项否决。
评价人员岗位职责2
(1)最高管理者或最高管理者代表
①决策质量方针和目标。
②负责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
③负责技术管理层、质量管理层人员的授权与任命。
④批准、颁发《质量管理手册》。
(2)技术负责人
①组织落实质量方针和目标。
②批准、颁发《程序文件》。
③负责管理评审。
④全面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及其相关活动。
(3)质量负责人
①组织编写或修订本院质量管理体系,主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评审。
②负责组织落实内部审核。
③负责技术服务工作日常质量控制管理。
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传贯彻。
⑤组织实施本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方针和目标,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科室负责人
负责组织落实本部门职责。
(5)授权签字人、结果解释与评价人
授权签字人、结果解释与评价人均需由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任命,负责报告签发、结果解释授权范围内的报告。授权签字人、结果解释评价均应满足以下任职条件:
①具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力,主要职责是审查技术报告的客观性、项目的齐全性、依据的正确性和结论的准确性;同时,要熟悉和掌握本条款规定的有关要求。授权签字人有权拒绝签署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报告,并要求报告编制人员改正。
②授权签字人需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从事对应的授权专业工作五年以上;或不足大学本科学历,但具备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从事对应的授权专业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员担任。
③熟悉相应的工作管理程序及记录、报告核查程序。
④掌握有关的工作项目受限范围。
⑤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
⑥具有对相关的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
⑦熟悉CNAS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
(6)其他工作人员职责
依据体系运作要求,设立校核人、审核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档案管理员、人事管理员、科教管理员、设备管理员、样品与报告书发放管理员、安全管理员。
<1>校核人
按要求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核并签名;负责向报告编写人提出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向部门负责人反映审核中发现的重要问题。
<3>内审员
协助质量负责人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做好书面记录,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跟踪、验证;核查或监督日常技术服务工作的操作规范、实验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情况等各要素的符合性,确保技术服务工作真实、准确;当发现不符合,有权暂停其技术服务工作,并要求纠正。
<5>档案管理员
临时负责本部门尚未归档报告及相关记录等文件的管理;负责本体系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参考书籍等各类资料的管理;按档案管理要求,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并存放到指定地点;负责档案存放地点,包括保存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安全保密管理。
<7>人事管理员
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相关部门人员科教培训资料的.整理、归类、建档及档案的管理,协助组织落实本部门职责。
<9>设备管理员
负责职业卫生各类来源样品、报告的收发管理和各类来源投诉的前台受理。
<11>安全管理员
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场所的安全监督、管理和效果评估。
(7)职业卫生技术人员
①职业病危害评价技术人员:
遵照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及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
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正确书写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记录,全面收集建设项目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确保评价报告结果真实、准确;
熟悉现行的评价依据和方法,及时了解最新的评价依据和方法;
参加有关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②职业卫生检测技术人员
按本体系文件尤其是检测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并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正确做好原始记录和报告书、单的编写;
熟悉所使用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做好使用记录;
学习新技术,并承担新项目的探索任务;
参加有关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参加质控考核、实验室能力验证与比对。
(8)授权与任命、权力委派
①授权与任命
最高管理者完成授权与任命后,可由被授权者完成对下一级更细的授权与任命。
②权力委派
权力委派必须以正式文件为据,书面委派文件由质量管理科归档保存。为了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实行权力委派:
1、最高管理者及其代表不在时,授权技术负责人代行其职责;
2、技术负责人不在时,授权质量负责人代行其职责。
3、质量负责人不在时,指定质量管理科主任代行其职责。
4、质量管理科主任不在时,由指定的部门主任代行其职责。
(9)保护国家、客户的机密和所有权的规定
为保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公正,全院各级人员都有责任为国家、客户保守机密信息和所有权,严格遵守《保护国家、客户机密和所有权规定》。每次内审时都应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物业经理人:
评价人员岗位职责3
岗位职责:
1、独立完成电磁辐射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
2、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与客户进行沟通;
3、与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4、负责办事处的其它工作。
岗位要求:
1、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2、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实际执行能力;
评价人员岗位职责4
1、从事职业卫生评价企业现场调查、采样或现场检测;
2、负责职业卫生评价技术指导、现场技术指导;
3、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编写、组织专家评审等内容;
5、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评价人员岗位职责5
职责描述:
1、从事职业卫生评价企业现场调查、采样或现场检测;
2、负责职业卫生评价技术指导、现场技术指导;
3、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编写、组织专家评审等内容;
5、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年龄男40周岁、女35周岁以下;
2、本科及以上专业:预防医学、暖通工程、公共卫生、材料、环境、化工等相关专业;
3、熟悉相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熟悉职业卫生评价工作,包括企业现场调查、采样或现场检测、报告编写、组织专家评审等内容;
4、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5、具有医学、化学或工程类等相关专业背景,或有从业经历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格证者优先考虑。
评价人员岗位职责6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相应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并协助主任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2).主管分管床位的一切医疗工作。安排每日工作(转入、转出等)。每日查房,随访转出病人,负责手术前、转科前病人的检查。检查每日医嘱及执行情况。做好家属的日常解说工作。
(3).具体负责教学和指导下级医生进行诊断、治疗、特殊技术操作(如:各种血管穿刺、插管术或心导管术)。检查、修改下级医生书写的病史、病程记录和医疗文件。复核绘制图表及监测数据。审签出院及转科病历。考核住院医生的日常工作能力和水平。
(4)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病人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5)参加会诊、出诊,参加夜班和节假日值班工作。紧急呼叫,不论是夜间或休息日必须赶到病房或立即与病房取得电话联系。
(6).危重病人的'转入或者病情发生突变时(如:心跳骤停等),负责现场指挥,组织并保证各项急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7).主持临床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及重要会诊。
(8).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常规,经常检查医疗、护理质量。
(9).检查重要仪器的保管、使用和维修等情况。检查进口物资储备及消耗情况,制定年度的仪器设备的订购计划。
(10).检查特种药品的保管、使用情况,制定年度的特种药品订购计划。
(11).积极钻研业务,并指导住院医生的文献阅读,努力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汇总、整理并保存各种监测资料,填写登记卡片,及时总结经验。
(12).指导进修医师工作。
(13).本岗位基本要求与能力
①是具有相应危重病医学执业资格的副主任医师(或至少直接从事ICU专业五年以上的高年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
②在ICU病房工作至少五年以上,具有相应ICU训练水准、熟练的专业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危重病医学的进展情况。
③能够负责分管病人的医疗全过程,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能够随时可在病房从事ICU临床及管理工作。
④具有组织指导下级医师开展ICU病人诊疗活动的能力、与各临床与医技科室间的协调能力和相应教学与科研能力。
评价人员岗位职责7
(1).在院长领导下承担临床科主任的全部职责,是ICU诊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确保ICU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及合理的治疗。
(2).ICU科主任应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的成员,参与医院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3).本岗位基本要求与能力
①是具有相应危重病医学执业资格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
②在ICU病房工作至少五年以上,具有相应ICU训练水准、熟练的`专业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危重病医学的进展情况。
③在病房从事ICU临床及管理工作,或是授权一名具有同样资格的副主任医师从事上述工作。
④具有与各临床与医技科室间协调的能力,能参与检查、评价医院内合理利用ICU医疗资源的情况。
【评价人员岗位职责】相关文章:
考核自我评价08-28
员工自我评价08-27
个人自我评价09-03
期末自我评价09-04
简短的自我评价08-26
运营自我评价09-01
学籍档案自我评价08-30
音乐专业自我评价08-26
假期英文自我评价08-14